紅富士蘋果套袋的背景及不套袋栽培技術
王富青
我國紅富士蘋果生產成本不斷攀升,降低生產成本迫在眉睫。其中,人工成本占生產成本的60%以上,而套袋的人工成本又占人工成本的 60%以上。為降低生產成本,紅富士蘋果不套袋栽培勢在必行。
1 紅富士蘋果套袋的背景
紅富士蘋果套袋技術源于日本。20 世紀 90 年代,我國開始引進并推廣紅富士蘋果套袋技術。當時,我國的蘋果生產以喬化密植為主,蘋果園郁閉現象嚴重,通風透光條件差,病蟲害發生嚴重。為了減輕果實病蟲害的發生,推廣套袋技術。
2 紅富士蘋果的生產現狀
隨著現代果業技術的推廣,紅富士蘋果的矮砧密植栽培技術、高紡錘形整形技術、老果園的高光效改造技術在蘋果主產區得到了大力推廣,蘋果園的樹體結構、通風透光條件明顯改善。此外,果園植保機械設備的投入不斷加大,大量推廣應用高效低毒農藥,現代蘋果園生產條件已明顯改善,具備了不套袋的基本條件。
3 紅富士蘋果不套袋栽培技術
3. 1 整形技術
新建蘋果園采用高紡錘形樹形,老蘋果園樹形進行了高光效改造。
(1) 高紡錘形。樹形呈高細紡錘形狀,冠幅小而細高,樹高 3. 5 ~ 4. 0 米,主干高 0. 8 ~ 0. 9 米,中心干上著生 30 ~ 50 個螺旋排列的小主枝,同側小主枝間距為 25 厘米,小主枝上直接著生結果枝。其中,樹冠下部的小主枝長 1. 2 米,與中心干的夾角為100~ 110°; 中部的小主枝長1. 0 米,夾 角 為 110 ~ 120°;上部的小主枝長 0. 8 米,夾角為 120 ~ 130°。主枝基部粗度著生處中心干粗度比為 1 ∶ 5~7。成形后,蘋果樹長果枝、中果枝、短果枝比例為 1 ∶ 1∶ 8。
(2) 老果園高光效改造技術。針對郁閉蘋果園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和近年來的成功經驗,主要推行提干、疏枝、間伐等技術,解決蘋果園個體郁閉與群體密閉的問題,具體措施如下。
提干。疏除低于 70 厘米、下部光照不良、花芽分化少、質量差的主枝。一般根據蘋果園栽植密度與枝量,疏除 1~3個主枝,使主干提高到 80 ~100 厘米。
疏枝。主要疏除過密的交叉枝、重疊枝、長勢強旺的直立大枝以及側枝、多頭枝,同側主枝間距保持在 80 厘米以上。盛果期蘋果樹每株主枝控制在 6 ~ 7 個,并疏除頂部多余大枝,削弱中心干生長勢,讓主枝單軸延伸。
間伐。采用隔行間伐或者隔株間伐解決郁閉蘋果園的群體郁閉問題。合理確定蘋果園的永久株與臨時株。
3. 2 病蟲害精準防控技術
病蟲害防治是紅富士蘋果不套袋栽培成功的關鍵。因為不套袋蘋果極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需要比套袋蘋果多打 4~5 遍農藥,全年用藥次數 14~15 遍。
早春蘋果修剪時,剪鋸口及時涂抹愈合劑,主干上所有剪鋸口和其他枝上大的剪鋸口必須涂抹。
3 月下旬萌芽前,噴布 3~5 波美度石硫合劑。4 月上旬開花前防治蘋果白粉病、蘋果銹病和蚜蟲、紅蜘蛛等。謝花后 7~10 天,重點防治蘋果霉心病、果實斑點病、蘋果白粉病、蘋果銹病和紅蜘蛛、綠盲蝽、蚜蟲等。噴施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 1500 倍 +20%噠螨靈可濕性粉劑 3000倍 + 70% 吡蟲啉水分散粒劑3000 倍液 + 補鈣葉面肥。
套袋前 1 ~ 3 天,重點防治紅蜘蛛、蚜蟲、金紋細蛾,兼治蘋果褐斑病、蘋果輪紋病、果實斑點病等。防治藥劑: 25%吡唑醚菌酯乳油 2000倍 +24%螺螨酯懸浮劑 4000 倍+22. 4%螺蟲乙酯懸浮劑 2000倍液 + 補鈣葉面肥。
6 月中下旬,噴布倍量式波爾多液 +3%甲維鹽微乳劑3000 倍液。7 月中下旬,噴布倍量式波爾多液,也可以加43%戊唑醇懸浮劑 3000 倍 +2. 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00倍液。8 月中旬,噴布 43%戊唑醇懸浮劑 3000 倍 (或 25%吡唑醚菌酯乳油 2000 倍) +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甲維鹽) 水分散粒劑 3000倍液。
9 月上旬至采收前,主要防治蘋果輪紋病、蘋果炭疽病、蘋果斑點落葉病、蘋果樹腐爛病和紅蜘蛛、金龜子、夜蛾等,交替使用甲基硫菌靈、戊唑醇、波爾多液、四螨嗪、高效氯氰菊酯等。
整個防治環節要注意噴藥設備霧化程度好,噴藥均勻細致,以預防為主。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套袋蘋果促使我國紅富士蘋果產地生產成本不斷攀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技術資料相關信息!